全国批量定制热线:400-0777-951

专业定制静电服厂家知名企业信赖的选择

首页 行业新闻

医药行业洁净服使用误区:这些行为会降低防护效果

2025-09-09 14:57:12 


医药行业洁净服的防护效果不仅取决于产品质量,更与使用方式密切相关。许多企业虽投入优质装备,却因操作误区导致 “穿而不防”,无形中埋下质量风险。避开这些常见误区,才能让洁净服真正发挥屏障作用。


_DSC3480 副本


误区 1:穿戴顺序颠倒,引入外部污染

正确的穿戴流程应从 “洁净度高的部位” 开始:先戴发帽覆盖全部毛发,再穿连体服、戴口罩,最后套鞋套与手套。若先穿衣服再戴帽,头发丝可能从帽檐缝隙漏出;戴手套后接触服装修补,会将手部细菌转移到服装表面。某疫苗车间的监测显示,穿戴顺序错误时,洁净服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比规范操作高 3 倍,直接影响灌装区的无菌环境。


误区 2:过度清洗或滥用洗涤剂

部分企业为追求洁净,将洁净服的清洗频率从每周 1 次增至每日 1 次,且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强碱性洗涤剂。这种做法会破坏面料的抗菌涂层与导电纤维,经测试,过度清洗 10 次后,面料对≥0.5μm 微粒的截留率从 99% 降至 82%,防静电性能衰减 40%。正确方式是按使用强度定周期(高风险区每周 1 次,辅助区每 2 周 1 次),使用中性专用洗涤剂,水温控制在 60℃以内。


误区 3:忽视破损后的应急处理

袖口磨破、拉链卡顿等小破损常被忽视,却可能成为污染通道。某生物制剂厂员工因袖口开裂未及时更换,导致操作时皮屑混入培养基,造成批次污染。建议在车间配备备用洁净服,发现破损立即更换;日常检查重点关注接缝处、密封件,用专用胶带临时修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,需返厂维修或报废。


误区 4:存放与转运不当

洁净服清洗灭菌后,若随意堆放在普通储物柜或用非密封袋转运,会二次污染。正确做法是:经灭菌的洁净服需立即装入双层无菌袋,外层在进入洁净区前拆除;存放时挂于专用衣架,避免折叠产生褶皱(褶皱处易积存微粒);不同洁净等级的服装需分区域存放,A 级区专用服不得与 C/D 级服装混放。


误区 5:未结合作业动态调整

员工在弯腰、抬手等动作时,洁净服可能出现局部紧绷或松动,导致密封失效。某冻干车间因员工未及时调整裤脚束口,行走时带入地面微粒,使产品微粒检测超标。建议每 2 小时检查一次穿戴状态,高风险操作前(如无菌取样)需镜检服装表面是否有毛发、纤维附着。


这些误区看似细微,却会使洁净服的防护效果下降 50% 以上。建立规范的使用与管理流程,比单纯采购高价装备更重要。


_DSC3471 副本


美安服饰不仅提供高品质的医药洁净服,还配套使用指南与培训方案,帮助企业规避操作误区。产品采用耐清洗面料与加固设计,减少因不当使用导致的性能衰减。公司年产能 90 万套,23 年行业经验可协助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,让洁净服始终保持好的防护状态。


网友热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