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行业洁净服的穿戴流程:降低交叉污染的 5 个关键步骤
医药行业的洁净生产环境对微生物与微粒污染控制要求极高,洁净服的规范穿戴是阻断交叉污染的关键防线。错误的穿戴流程可能使洁净服成为污染物载体,影响药品质量安全。美安服饰结合 GMP 规范与实践经验,梳理出 5 个降低交叉污染风险的核心步骤。
步骤 1:预处理 —— 清除外部污染物
进入更衣室前,需在缓冲区用粘尘垫去除鞋底污物,通过风淋初步清除体表浮尘;摘除首饰、手表等易藏污纳垢的饰品,将个人物品存放于专用储物柜。此步骤可减少 70% 的外部污染物带入风险,避免后续穿戴时污染洁净服。
步骤 2:分层穿戴 —— 从内到外的防护逻辑
按 “内衣→洁净服上衣→裤子→帽兜→口罩→手套” 的顺序穿戴,确保内层衣物完全被洁净服覆盖。上衣袖口需覆盖手腕至少 3cm,裤脚与洁净鞋重叠 5cm 以上,帽兜需包裹全部头发及耳廓,形成无裸露的防护闭环。某生物制药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,规范分层穿戴可使人员带来的微生物污染降低 60%。
步骤 3:密封检查 —— 消除缝隙隐患
穿戴后需重点检查:拉链是否拉至顶端并扣紧,魔术贴贴合是否紧密无褶皱,袖口与手套的衔接处是否形成密封(可采用导电胶条加固)。对于 A 级洁净区的连体洁净服,需确保脚踝处松紧带完全贴合,避免行走时产生缝隙吸入污染物。
步骤 4:最终净化 —— 进入洁净区前的最后屏障
穿戴完毕后进入风淋室,保持双臂抬起、缓慢旋转,确保风淋气流全面吹扫洁净服表面,时长不少于 30 秒。风淋后通过互检确认有无毛发外露、衣物破损等问题,不合格者需重新穿戴。
步骤 5:脱卸规范 —— 避免二次污染扩散
离开洁净区时,按 “手套→口罩→帽兜→上衣→裤子” 的逆序脱卸,将用过的洁净服放入专用回收袋,避免接触洁净面。脱卸后需立即洗手消毒,防止污染物转移至其他区域。
美安服饰的医药行业洁净服版型设计贴合穿戴流程需求,接缝处的密封处理减少缝隙污染风险。颜色款式均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,23 年行业经验可提供穿戴培训指导,助力医药企业降低交叉污染风险。